《民族学刊》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来源:民族学刊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到616.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4.2%。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多种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及多民族艺术形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既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转型趋势下创新传统民族工作机制的一种必然结果。2010年6月25日,由国家民委、民政部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贺信中表示,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对创新民族工作方法、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后由民政部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中专门提及民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并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1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27日至28日,首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理论探讨、实践分享和人才培养等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在受到相应重视的情况下,研究获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有关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也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专业研究成果。反思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已有成果,展望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未来趋势,对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通过知网数据分析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文献,能够发现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趋势、特征和主要议题。本文以“民族社会工作”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得到447条结果。剔除与民族社会工作联系不紧密的文献,得到自2005年以来的250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为有效处理和分析已有研究资料,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一方面,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可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并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及定量性的特征。通过对这250篇文献的定量分析,考察2005年以来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年代分布、学术质量、作者地域及研究类型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比较研究法作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工作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研究文献加以比较,并归纳出相应的联系、规律及特征。通过对收集到的250篇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着重归纳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域外经验以及地方实践等八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特征。最后,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体把握,总结当前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反思其不足之处,并展望新时代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总体状况 首先,从文献年代分布来看,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与实务研究都较为有限,社会关注度也较低。近年来,民族社会工作伴随着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已经初步发展起来,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5月1日,相关文献共计250篇。2010年可以作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快速发展的起点,2010年以前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2009年仅有一篇出现,之后研究成果才得到了快速的增加,2017年甚至高达48篇。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也会同步前进。 其次,从文献学术质量来看,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具备一定基础,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间。一方面,通过检索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来源可以反映出文献的学术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整体研究水平。在收集到的250篇文献中,去除63篇硕博论文、5篇会议论文和3篇报纸文章,其余179篇期刊论文,共有58篇来源于核心期刊(包括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占比达到了32%。另一方面,分析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国家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以及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根据统计显示,179篇期刊论文中共有22篇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占比12%。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民族事务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等。 再次,从文献作者区域来看,不同地区研究水平存在差异,多民族地区相关的研究较为成熟。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研究力量占比分别达到了23%和21%,紧随其后的是占16%和15%的西南和华中地区,再然后是华南和华东地区占12%和9%,最少的是仅占4%的东北地区。总体上看,各个地区都有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这与我国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息息相关。具体来看,西北和华北地区占比高达44%,是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阵地,这得益于两地区拥有多元化的民族,以及高水平的高校、期刊和学术资源。 最后,从文献研究类型来看,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远早于民族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先于民族社会工作教育。2010年以前的研究成果重在理论性研究,重点在探讨民族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理论视角、价值伦理以及主要功能等;2011年以后则重在调研性、实务性以及综述性研究,重点探讨了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人群对社会工作的需求、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以及民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议题。具体来看,理论性研究文献约为54篇,占比22%左右;实务性研究文献约为163篇,占比65%左右;调研性研究文献约为12篇,占比5%左右;综述性研究文献约为21篇,占比8%左右。 三、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议题 (一)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 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实务领域,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结合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性,探讨相应的价值理念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民族社会工作价值应包含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三个方面[1]。同时,开展民族社会工作实务时要遵循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少数民族能力提升的价值理念[2]。另外,任国英和焦开山认为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供服务;二是尊重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三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四是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3]。根据众多学者的观点,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可归纳为超越地域和文化边界、遵从于主流社会文化倡导、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相契合、与具体民族及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二)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发展至今,其理论视角涵盖了多元文化视角、优势视角、跨文化视角、文化敏感性、抗逆力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族群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首先,是多元文化视角的运用。王思斌强调社会工作在介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生活时,必须恰当地对待民族群体的文化,并在了解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双方的共同视域,同时在提供具体服务时,也需要尊重作为主体的民族群体的文化价值[4]。其次,是优势视角的运用。岳天明等指出民族村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视角就是要尊重民族案主的潜能,认定民族社区的各类资源都拥有可以协助案主达成抱负和预期目标的优势,信任案主曾经拥有的成功经验并力求利用这些经验帮扶案主实现潜能释放[5]。最后,是跨文化视角的运用。张景怡基于文化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地位、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存在的多重维度以及文化差异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挑战,提出跨文化视角是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以及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再本土化进程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6]。 (三)民族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 面对多样的案主需求和复杂的社会问题,部分研究者和实务者也开始探索整合取向的工作方法。首先,是民族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包括对民族个案工作方法的概念介绍、运用优势、问题障碍和干预技巧等方面的探讨。民族个案工作是从民族的视角出发,将民族地区的人口或涉及与民族因素相关的个人和家庭作为对象,运用个案工作的价值观、专业技巧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为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所需服务,以实现个人和家庭在民族社会环境及文化中的良好适应状态,其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处理不协调的或紧张社会关系,处理个人发展的困境以及个人及家庭的困难救助[7]。 其次,是民族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集中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散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少数民族妇女、少数民族老人等方面。安民兵指出小组工作方法能够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精神贫困问题,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同需要,可以组织成立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小组[8]。翦延利用小组活动帮助散居维吾尔族青年了解自身民族来源和历史,正视身份和现状,提升对本民族的认同[9]。王佳宾对小组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证明了小组工作方法能够并适合于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适应问题[10]。黄怡涵则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为少数民族妇女开展抗逆力支持小组活动,提升其抗逆力[11]。王群结合灵性视角采用发展性小组工作模式开展小组活动,有效排解蒙古族失子老人的负面情绪,促进其积极增能[12]。 再次,是民族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体现在运用的契合性、优势、注意事项、实务模式和具体策略等方面。俞文舒指出社区工作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维护社区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族社区的民族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宗教资源,发挥民族特色资源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13]。李淑云认为社区是开展社工服务资源的“聚宝盆”,社区工作可以为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链接资源[14]。荣增举则对某藏族移民村近18年来的社区变迁进行分析,提出了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心理慰藉模型[15]。 然后,是社会行政方法的运用。安民兵指出运用社会行政方法,可以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贫困问题,社工可以作为政策影响者、政策专家、倡导者以及呼吁者去发挥积极作用[16]。汤夺先等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方法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民族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机构设置、建言献策、制度探讨等方面采取行动[17]。卢时秀等指出在开展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时,需在组织上更多地呈现出政府部门协同社区服务中心与社会工作机构共同完成对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管理的格局,使服务提供者组织模式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协同”转变[18]。 最后,是整合取向方法的运用,包括社会工作手法的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支持多种资源的整合、行动干预理念的整合。汪冬冬等指出民族融合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整合取向的综融式工作方法包含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不仅能有效应对民族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问题,也能实现宏观政策与微观个体的对接,还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一切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19]。钟福国等同样发现,一个社区面对的发展问题是多元的,涉及个体、群体、社区,涉及经济、文化,涉及观念、制度、物质条件等不同的领域,仅靠单一的社会工作手法很难回应“系统”遭遇的挑战,而要促进民族移民社区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学科理论取向、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20]。 (四)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 首先,是专业化发展模式。王旭辉等指出,推进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升民族社会工作的覆盖面和专业性[21]。一方面是专业方法的运用。李林凤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社区民族工作中,有助于社区民族工作朝着更加务实、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去发展,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22]。另一方面是职业体系的建设。郭瑞等表示,在民政系统内部设置社会工作相关部门,注重民政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从软硬两方面同时抓,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服务[23]。陈宇鹏建议结合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际,科学进行工作分析,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进一步充实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部门,配齐配强社会工作专门人员[24]。高岩等指出,为促进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并被广大百姓认可,相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工作者的就业任职要求做出必要的政策性规定,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还需灵活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25]。 其次,是本土化发展模式。本土化的初衷在于将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技术应用于发现并满足当地人民的真正需求,解决当地面临的社会问题,从而实现当地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义。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一方面是本土化的必要性研究。闫丽娟等表示面对中西方和东西部历史与文化差异、港台地区经验与西部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等多样化的差异时,社会工作面临着本土化的课题和难题,如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便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26]。另一方面是本土化的路径研究。焦若水指出,提升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包括尊重和恢复日常生活中个人与集体联结的力量,将日常生活作为社会工作的展开系统,将实务服务与知识生产有效融合,生产基于生活世界的实践智慧[27]。陈燕等提出了本土化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策略,包括合理解决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大力培养本土化民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重心下沉的民族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民族社会工作的保障措施[28]。 最后,是嵌入性发展模式。民族社会工作嵌入原有民族工作体系发挥作用的过程,既是中国民族社会工作获得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工作创新工作理念与方法的过程,这是个互惠双赢而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一是民族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契合性研究。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特殊领域,鉴于长期以来民族工作由政府主导的现实,走嵌入式发展路径,是当前的最佳选择。民族社会工作需要嵌入式发展,不仅是我国拥有民族社会工作嵌入的制度背景,同时嵌入也是政府可以接受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方式,此外嵌入还能为民族社会工作赢得发展的空间与资源[29]。二是民族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路径研究。民族社会工作嵌入路径包括关系性嵌入 (从少数民族民间福利关系网和少数民族正式助人关系网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包括政府购买、民间运作模式和政府设岗、统一管理模式两种途径)[30]。三是民族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实务研究。卢时秀等分析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契合性、实务领域以及嵌入路径,并通过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从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服务对象的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四个向度来转变原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31]。 (五)民族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首先,是生计发展领域的研究。一方面,关于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生计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留守青少年、留守老人和少数民族妇女等。韩爱雪在分析朝鲜族隔代家庭留守青少年一般偏差行为现状和影响的基础上,建议采取本土化的民族社会工作干预措施[32]。刘华的研究建议从工作者能力、志愿者团队、民族习俗、本土化建设和专门岗位设置等方面来发展和完善民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33]。乔娇娇的研究指出社会工作在助力回族农村妇女识字能力提升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4]。另一方面,关于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研究集中体现在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和农村建设等方面。王思斌强调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时,不仅要注重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 “在地化”,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社会问题,并以当事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更要善于同当地人一起工作,努力发挥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与他们协同解决面临的问题[35]。 其次,是灾害救助领域的研究。严樨在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主要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即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策略与嵌入民族文化要素的生计重建策略[36]。何乃柱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时,若不能处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会面临着文化震撼、文化识盲、文化偏见和文化负载等挑战,并强调避免文化识盲、增强文化敏感性、提升文化能力是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37]。随后其基于民族敏感视角,论述了社会工作在灾害预备期、灾害回应期、紧急救援阶段以及灾后短期安置与重建阶段的不同任务和人物[38]。 再次,是民族融合领域的研究。民族社会工作在承担预防民族冲突、修复民族紧张关系、改善民族经济生活、瓦解民族独立倾向、缓解和解决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汪冬冬等提出了民族社会工作创新民族融合的路径,包括创新民族融合理念——民族(成员)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民族融合方法——整合取向的综融式方法,创新民族融合路径——上下一体化的互动型模式,创新民族融合机制——三社联动制+项目制的运作机制[39]。马小萍在分析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加强教育宣传、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交往及提高服务管理的水平等措施,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其社会融合[40]。 最后,是社会适应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融入与教育、少数民族流动青少年预防犯罪和入学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学校适应、少数民族流动妇女的扫盲和就业、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权益维护等方面。杨倩建议通过提高儿童教育意识、拓宽家庭教育支持、增强学校教育关怀、加大社区教育宣传以及倡导国家教育助力等措施来解决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问题[41]。汤夺先等发现,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与心理的融入困境,民族社会工作通过“搭桥跨洞”形成社会关系网络良性互动,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促成社区、民族社团、少数民族精英结构性联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42]。 (六)民族社会工作的社会政策 首先,是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集中在教育本土化、多元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一是教育本土化方面。多数研究认为民族社会工作由于起步晚,其发展水平与本土化程度都比较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本土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性教育相对缺少以及本土理论发展滞后等问题。二是在多元化课程设置方面。在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中,多元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哈斯额尔敦从民族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出发对在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中纳入多元文化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43]。三是实践教学方面,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既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需要,还是顺应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朴美兰的研究指出当前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课程设计过于偏重理论、校外实践基地作用形同虚设以及缺乏健全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等困境,并基于此探寻优化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44]。 其次,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黄力从需求本位出发,构建出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技术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科学、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构建“基础+特色”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强化社会工作实习实践环节,促进社会工作教学改革与创新[45]。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措施,包括加大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的专业认可度,加强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在民族地区孵化社会组织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使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价办法[46]。 最后,是政府购买服务研究。荣增举以青海留守儿童服务示范项目为例,指出提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成效,应该设计适应需求的项目方案,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当调整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与基层社区的联动[47]。张海以喀什市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为例,指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是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获得各种形式职业承认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有助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多元治理格局的构建[48]。 (七)民族社会工作的全球经验 一方面,是关于国外经验的研究。姜艳论述了美国和加拿大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概况和经验,包括在国家层面制定政策支持教育的发展,重视少数民族社工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支持少数民族社工服务少数民族,设计多样化的民族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明确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49]。卢时秀等表示文化多元主义与反歧视反压迫是美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的主要取向,英国、新西兰、加拿大与欧洲等地倾向于使用反压迫实务取向取代反歧视实务取向,而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呈现巨大差异,在借鉴其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时需在本土实践中加以进一步研究与探讨[50]。古学斌从澄清民族、族群、种族和原住民的概念开始,介绍了西方种族/族群研究的理论视角,并着重论述了同化与融合、社会结构分析、多元文化论述、反压迫与反种族主义、赋权视角以及族群与发展等多元理论视角和实务介入方式[51]。 另一方面,是关于中国港澳台地区经验的研究。何乃柱表示港澳地区的民族社会工作对象一般是针对移民群体,台湾地区则包括外来移民和原住民[52]。卢时秀等指出中国台湾地区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发展基本类似于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从“同化论”取向逐渐转向“多元文化主义”与“反压迫反歧视”取向,同时强调由于台湾地区的原住民政策与大陆的民族政策差异显著,对其相关研究成果的迁移与借鉴需谨慎对待[53]。 (八)民族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 首先,是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实践研究,在政府购买项目和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服务研究方面有独特的贡献。2007年上海市率先将社会工作引入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范例。何乃柱的研究指出购买社工机构服务、招募少数民族社工服务社区少数民族以及实现社工、社区和社团的互动等成功的上海经验值得推广,但要避免行政性干预过强等问题[54]。马小萍针对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参考和借鉴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介入该领域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55]。沈再新等以武汉市为例,从对法律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需求,讨论了该群体的法律心态与行为的特征及其成因,提出改善该群体法律心态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56]。 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实践研究。刘继同分析了北京“牛街模式”的战略地位、实质与精髓,并从理论创新、政策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角度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的若干建议[57]。夏权威等选取哈尔滨市满族大学生作为分析样本,指出满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是同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身份地位、风俗习惯及心理体验等联系在一起的,并在完成其需求评估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来提升满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58]。 再次,是华南地区的实践研究。普忠鸿基于深圳某区的实践,以社会工作嵌入城市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为依据,从不同阶段分析社会工作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嵌入和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嵌入性发展路径[59]。刘伟等的研究以广西某养老服务中心为典型,对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做典型调查,调查显示专业社工机构存在抗风险能力偏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凭借厘清各种关系、形成协作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分析实际环境和推进法制建设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60]。 然后,是西南地区的实践研究,集中于项目实施现状分析、限制因素分析、发展路径探索等方面。丁海江等对重庆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有许多现实需求,但针对这些需求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又面临政府购买项目实践模式的服务效果欠缺、项目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缺乏专业民族社会工作者等困境[61]。刘芳等指出西藏在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民族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过多依赖政府、文化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培养了解藏区情况的专业民族社会工作者,挖掘并调动在地优势和立足藏区文化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社会工作在藏区的发展[62]。 最后,是西北地区的实践研究,包括经验总结和模式探索等方面。刘江涛以西安回族社区为例,从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模式的角度总结其在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经验[63]。生杰卓玛在分析青海省社会工作发展概况之后,从多元文化视角、关注宗教伦理背景、定位政策助推者等方面提出青海省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64]。米热买买提·米吉提通过实地调研探讨新疆某市民族社会工作发展,指出获得政府和民族认可、多元文化主义为指导和消除民族敏感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民族社会工作具有政治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三个实践特征[65]。 四、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反思 通过回顾民族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寥寥无几到成果颇丰,从普通期刊到核心期刊,表现出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价值。同时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既有专业学者、MSW学生进行研究,也有众多的机构社工实务人员的参与。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从民族地区扩展到城市民族社区,涵盖了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青少年,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等研究群体。三是研究视角不断开阔。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除了常规的优势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女性主义和抗逆力视角等,也有从多元文化视角、跨文化视角、文化敏感性以及族群主义等视角进行研究。四是研究影响不断扩大。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的开展不仅拓展了社会工作研究领域,更推动了民族工作的开展,创新了民族工作方法。 随着我国民族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局限和不足:首先,是研究内容质量不高。一是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方法、服务领域的界定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二是理论难以指导具体实践,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还未能给实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三是对境外经验的借鉴不足,关于西方民族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借鉴与探讨过少;四是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不足,部分文献不仅研究问题浅显,还存在“注水”现象,因而研究质量有待加强。其次,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一是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并未采取多种研究方式,多数研究仅是针对各自服务案例的总结和反思,研究方法呈现趋同态势;二是研究的方法使用在很多情况下还处于初级水平;三是经验性研究较多,行动研究较少;四是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再次,是研究体系尚不健全。一是研究总体上呈现出的是碎片化、表层化和简单化的研究成果,散点式研究突出;二是研究者对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以及民族社会工作相关实务较少做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三是缺乏对民族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研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四是研究者过于追逐社会热点,缺乏理性思考和理论沉淀。最后,是研究地域不够平衡。一是研究人员分布不平衡,从事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师生,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则较少关注;二是研究区域分布不平衡,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多,东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研究则较少;三是区域性研究突出,综合性研究不足;四是各地区政策不同,民族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模式相异。 五、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趋势前瞻 首先,要拓展多元研究范式,提高研究学术水平。未来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需要不断拓展研究范式,尝试从多元角度解释社会问题、思考解决措施和探索发展路径,在提高研究学术水平的同时,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实践发展,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一是要推动国际民族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引进与翻译工作,把握国际最新动态,借鉴境外先进方法;二是要总结我国民族研究历史经验,植根传统社会价值和民族优秀文化,凝练本土研究范式;三是要组织高水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研究者研究方法的精深,培育一流研究团队;四是要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繁荣民族社会工作学术阵地,引起学界重点关注。 其次,要采取综合研究方法,加强研究的科学性。不同的社会研究方法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提供了多种思维方式,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社会研究方法,善用多元化思考方式,全面考察研究对象。一是要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加强研究者的理论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提升;二是要注重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避免 “坐而论道”,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三是要加强民族社会工作的行动研究,使社会工作者成为“研究型”的实践者,并在行动研究中添加“社会学想象力”;四是要注重民族社会工作跨学科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融入主流学术研究。 再次,要提炼本土服务经验,构建特色理论体系。尽管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始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民族社会工作需要理论建构,也大胆借用各种理论来解释实践,但与大量的实务研究相比,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应当突出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实践的特殊性,强化民族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建构,以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引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将国际经验与中国本土服务经验相结合,重视中国特色专业助人价值观、助人标准和方法、助人实践中伦理困境和伦理抉择的建构。另一方面,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推进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最后,要响应时代发展主题,促进研究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民族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站在时代新起点,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也要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一是要加大研究投入,积聚研究力量,吸引更多的研究者、研究单位深入民族社会工作领域;二是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充实更新民族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创新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路径;三是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提供政策支持;四是要探索出符合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需要的制度设计,在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地位提升。 [1]张丽剑.社会工作者个人素质在民族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地位[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1). [2]张丽君.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 [3]任国英,焦开山.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J].民族研究,2012(4). [4]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 [5]岳天明,李林芳.民族村寨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借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6]张景怡.民族社会工作基本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7]常宝,亓·巴特尔.民族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83. [8][16]安民兵.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贫困与社会工作的赋权[J].贵州民族研究,2014(2). [9]翦延.小组工作介入散居维族青年民族认同困惑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6. [10]王佳宾.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适应能力提升研究[D].辽宁大学,2015. [11]黄怡涵.社会工作视角下少数民族妇女抗逆力提升研究[D].新疆大学,2017. [12]王群.蒙古族失子老年人的社会工作干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13]俞文舒.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14]李淑云.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4. [15]荣增举.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探索[J].青海民族研究,2015(2). [17][42]汤夺先,任嘉威.民族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18][31]卢时秀,李吉,张微.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J].广西民族研究,2015(4). [19][39]汪冬冬,王华.转型时期民族融合与民族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20]钟福国,陈芳芳,李巾.探讨整合取向的民族社会工作[J].甘肃社会科学,2011(1). [21]王旭辉,柴玲,包智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J].民族研究,2012(4). [22]李林凤.论社会工作方法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2007(7). [23]郭瑞,刘华.探析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5). [24]陈宇鹏.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 [25]高岩,韩阳阳.浅谈民族社会工作在我国实现的途径[J].学理论,2012(29). [26]闫丽娟,王丽霞,何乃柱.城市民族社区场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 [J].贵州民族研究,2014(3). [27]焦若水.生活世界视角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28]陈燕,高满良.论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非正式约束与本土化实务体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5). [29][30]李林凤.民族社会工作初探[D].兰州大学,2013. [32]韩爱雪.朝鲜族留守青少年一般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3]刘华.回族老人居家养老个案社会工作服务探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34]乔娇娇.社会工作助力回族农村妇女识字能力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2018. [35]王思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参与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36]严樨.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分析[J].社会工作,2013(1). [37]何乃柱.文化识盲与文化能力——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J].开发研究,2014(3). [38]何乃柱.民族敏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J].社会工作,2016(1). [40][55]马小萍.社会工作介入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问题研究 [D].新疆大学,2017. [41]杨倩.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实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8. [43]哈斯额尔敦.民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必要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44]朴美兰.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困境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1). [45]黄力.需求本位的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依据与模式 [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6]徐世栋.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3). [47]荣增举.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成效的探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4). [48]张海.承认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J].社会工作,2018(3). [49]姜艳.民族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0][53]卢时秀,张微.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51]古学斌.西方种族/族群社会工作多元论述与实践[J].社会建设,2018(2). [52]何乃柱.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兰州大学,2013. [54]何乃柱.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探索[J].广西民族研究,2013(4). [56]沈再新,龙少林.农民工法律心态特征与社会工作干预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2013(6). [57]刘继同.北京“牛街模式”的社会建构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时代的来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 [58]夏权威,张敏.提升满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6). [59]普忠鸿.社会工作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嵌入性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1). [60]刘伟,赵秀琴.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实践研究[J].调研世界,2016(7). [61]丁海江,向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62]刘芳,张阳阳.民族社会工作介入“藏区”的必要性、问题和对策分析[J].社会工作,2014(2). [63]刘江涛.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西安少数民族社区工作经验分析[D].西北大学,2014. [64]生杰卓玛.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民族社会工作[J].民族论坛,2014(10). [65]米热买买提·米吉提.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到616.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4.2%。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多种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及多民族艺术形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既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转型趋势下创新传统民族工作机制的一种必然结果。2010年6月25日,由国家民委、民政部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贺信中表示,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对创新民族工作方法、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后由民政部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中专门提及民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并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1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27日至28日,首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理论探讨、实践分享和人才培养等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在受到相应重视的情况下,研究获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有关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也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专业研究成果。反思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已有成果,展望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未来趋势,对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通过知网数据分析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文献,能够发现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趋势、特征和主要议题。本文以“民族社会工作”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得到447条结果。剔除与民族社会工作联系不紧密的文献,得到自2005年以来的250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为有效处理和分析已有研究资料,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一方面,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可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并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及定量性的特征。通过对这250篇文献的定量分析,考察2005年以来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年代分布、学术质量、作者地域及研究类型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比较研究法作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工作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研究文献加以比较,并归纳出相应的联系、规律及特征。通过对收集到的250篇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着重归纳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域外经验以及地方实践等八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特征。最后,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体把握,总结当前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反思其不足之处,并展望新时代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趋势。二、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总体状况首先,从文献年代分布来看,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与实务研究都较为有限,社会关注度也较低。近年来,民族社会工作伴随着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已经初步发展起来,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5月1日,相关文献共计250篇。2010年可以作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快速发展的起点,2010年以前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2009年仅有一篇出现,之后研究成果才得到了快速的增加,2017年甚至高达48篇。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也会同步前进。其次,从文献学术质量来看,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具备一定基础,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间。一方面,通过检索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来源可以反映出文献的学术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整体研究水平。在收集到的250篇文献中,去除63篇硕博论文、5篇会议论文和3篇报纸文章,其余179篇期刊论文,共有58篇来源于核心期刊(包括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占比达到了32%。另一方面,分析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国家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以及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根据统计显示,179篇期刊论文中共有22篇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占比12%。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民族事务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等。再次,从文献作者区域来看,不同地区研究水平存在差异,多民族地区相关的研究较为成熟。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研究力量占比分别达到了23%和21%,紧随其后的是占16%和15%的西南和华中地区,再然后是华南和华东地区占12%和9%,最少的是仅占4%的东北地区。总体上看,各个地区都有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这与我国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息息相关。具体来看,西北和华北地区占比高达44%,是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阵地,这得益于两地区拥有多元化的民族,以及高水平的高校、期刊和学术资源。最后,从文献研究类型来看,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远早于民族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先于民族社会工作教育。2010年以前的研究成果重在理论性研究,重点在探讨民族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理论视角、价值伦理以及主要功能等;2011年以后则重在调研性、实务性以及综述性研究,重点探讨了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人群对社会工作的需求、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以及民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议题。具体来看,理论性研究文献约为54篇,占比22%左右;实务性研究文献约为163篇,占比65%左右;调研性研究文献约为12篇,占比5%左右;综述性研究文献约为21篇,占比8%左右。三、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议题(一)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实务领域,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结合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性,探讨相应的价值理念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民族社会工作价值应包含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三个方面[1]。同时,开展民族社会工作实务时要遵循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少数民族能力提升的价值理念[2]。另外,任国英和焦开山认为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供服务;二是尊重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三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四是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3]。根据众多学者的观点,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可归纳为超越地域和文化边界、遵从于主流社会文化倡导、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相契合、与具体民族及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二)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发展至今,其理论视角涵盖了多元文化视角、优势视角、跨文化视角、文化敏感性、抗逆力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族群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首先,是多元文化视角的运用。王思斌强调社会工作在介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生活时,必须恰当地对待民族群体的文化,并在了解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双方的共同视域,同时在提供具体服务时,也需要尊重作为主体的民族群体的文化价值[4]。其次,是优势视角的运用。岳天明等指出民族村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视角就是要尊重民族案主的潜能,认定民族社区的各类资源都拥有可以协助案主达成抱负和预期目标的优势,信任案主曾经拥有的成功经验并力求利用这些经验帮扶案主实现潜能释放[5]。最后,是跨文化视角的运用。张景怡基于文化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地位、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存在的多重维度以及文化差异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挑战,提出跨文化视角是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以及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再本土化进程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6]。(三)民族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面对多样的案主需求和复杂的社会问题,部分研究者和实务者也开始探索整合取向的工作方法。首先,是民族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包括对民族个案工作方法的概念介绍、运用优势、问题障碍和干预技巧等方面的探讨。民族个案工作是从民族的视角出发,将民族地区的人口或涉及与民族因素相关的个人和家庭作为对象,运用个案工作的价值观、专业技巧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为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所需服务,以实现个人和家庭在民族社会环境及文化中的良好适应状态,其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处理不协调的或紧张社会关系,处理个人发展的困境以及个人及家庭的困难救助[7]。其次,是民族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集中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散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少数民族妇女、少数民族老人等方面。安民兵指出小组工作方法能够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精神贫困问题,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同需要,可以组织成立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小组[8]。翦延利用小组活动帮助散居维吾尔族青年了解自身民族来源和历史,正视身份和现状,提升对本民族的认同[9]。王佳宾对小组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证明了小组工作方法能够并适合于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适应问题[10]。黄怡涵则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为少数民族妇女开展抗逆力支持小组活动,提升其抗逆力[11]。王群结合灵性视角采用发展性小组工作模式开展小组活动,有效排解蒙古族失子老人的负面情绪,促进其积极增能[12]。再次,是民族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体现在运用的契合性、优势、注意事项、实务模式和具体策略等方面。俞文舒指出社区工作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维护社区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族社区的民族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宗教资源,发挥民族特色资源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13]。李淑云认为社区是开展社工服务资源的“聚宝盆”,社区工作可以为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链接资源[14]。荣增举则对某藏族移民村近18年来的社区变迁进行分析,提出了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心理慰藉模型[15]。然后,是社会行政方法的运用。安民兵指出运用社会行政方法,可以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贫困问题,社工可以作为政策影响者、政策专家、倡导者以及呼吁者去发挥积极作用[16]。汤夺先等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方法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民族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机构设置、建言献策、制度探讨等方面采取行动[17]。卢时秀等指出在开展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时,需在组织上更多地呈现出政府部门协同社区服务中心与社会工作机构共同完成对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管理的格局,使服务提供者组织模式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协同”转变[18]。最后,是整合取向方法的运用,包括社会工作手法的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支持多种资源的整合、行动干预理念的整合。汪冬冬等指出民族融合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整合取向的综融式工作方法包含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不仅能有效应对民族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问题,也能实现宏观政策与微观个体的对接,还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一切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19]。钟福国等同样发现,一个社区面对的发展问题是多元的,涉及个体、群体、社区,涉及经济、文化,涉及观念、制度、物质条件等不同的领域,仅靠单一的社会工作手法很难回应“系统”遭遇的挑战,而要促进民族移民社区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学科理论取向、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20]。(四)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首先,是专业化发展模式。王旭辉等指出,推进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升民族社会工作的覆盖面和专业性[21]。一方面是专业方法的运用。李林凤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社区民族工作中,有助于社区民族工作朝着更加务实、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去发展,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22]。另一方面是职业体系的建设。郭瑞等表示,在民政系统内部设置社会工作相关部门,注重民政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从软硬两方面同时抓,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服务[23]。陈宇鹏建议结合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际,科学进行工作分析,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进一步充实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部门,配齐配强社会工作专门人员[24]。高岩等指出,为促进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并被广大百姓认可,相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工作者的就业任职要求做出必要的政策性规定,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还需灵活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25]。其次,是本土化发展模式。本土化的初衷在于将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技术应用于发现并满足当地人民的真正需求,解决当地面临的社会问题,从而实现当地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义。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一方面是本土化的必要性研究。闫丽娟等表示面对中西方和东西部历史与文化差异、港台地区经验与西部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等多样化的差异时,社会工作面临着本土化的课题和难题,如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便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26]。另一方面是本土化的路径研究。焦若水指出,提升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包括尊重和恢复日常生活中个人与集体联结的力量,将日常生活作为社会工作的展开系统,将实务服务与知识生产有效融合,生产基于生活世界的实践智慧[27]。陈燕等提出了本土化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策略,包括合理解决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大力培养本土化民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重心下沉的民族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民族社会工作的保障措施[28]。最后,是嵌入性发展模式。民族社会工作嵌入原有民族工作体系发挥作用的过程,既是中国民族社会工作获得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工作创新工作理念与方法的过程,这是个互惠双赢而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一是民族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契合性研究。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特殊领域,鉴于长期以来民族工作由政府主导的现实,走嵌入式发展路径,是当前的最佳选择。民族社会工作需要嵌入式发展,不仅是我国拥有民族社会工作嵌入的制度背景,同时嵌入也是政府可以接受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方式,此外嵌入还能为民族社会工作赢得发展的空间与资源[29]。二是民族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路径研究。民族社会工作嵌入路径包括关系性嵌入 (从少数民族民间福利关系网和少数民族正式助人关系网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包括政府购买、民间运作模式和政府设岗、统一管理模式两种途径)[30]。三是民族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实务研究。卢时秀等分析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契合性、实务领域以及嵌入路径,并通过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从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服务对象的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四个向度来转变原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31]。(五)民族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首先,是生计发展领域的研究。一方面,关于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生计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留守青少年、留守老人和少数民族妇女等。韩爱雪在分析朝鲜族隔代家庭留守青少年一般偏差行为现状和影响的基础上,建议采取本土化的民族社会工作干预措施[32]。刘华的研究建议从工作者能力、志愿者团队、民族习俗、本土化建设和专门岗位设置等方面来发展和完善民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33]。乔娇娇的研究指出社会工作在助力回族农村妇女识字能力提升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4]。另一方面,关于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研究集中体现在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和农村建设等方面。王思斌强调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时,不仅要注重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 “在地化”,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社会问题,并以当事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更要善于同当地人一起工作,努力发挥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与他们协同解决面临的问题[35]。其次,是灾害救助领域的研究。严樨在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主要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即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策略与嵌入民族文化要素的生计重建策略[36]。何乃柱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时,若不能处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会面临着文化震撼、文化识盲、文化偏见和文化负载等挑战,并强调避免文化识盲、增强文化敏感性、提升文化能力是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37]。随后其基于民族敏感视角,论述了社会工作在灾害预备期、灾害回应期、紧急救援阶段以及灾后短期安置与重建阶段的不同任务和人物[38]。再次,是民族融合领域的研究。民族社会工作在承担预防民族冲突、修复民族紧张关系、改善民族经济生活、瓦解民族独立倾向、缓解和解决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汪冬冬等提出了民族社会工作创新民族融合的路径,包括创新民族融合理念——民族(成员)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民族融合方法——整合取向的综融式方法,创新民族融合路径——上下一体化的互动型模式,创新民族融合机制——三社联动制+项目制的运作机制[39]。马小萍在分析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加强教育宣传、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交往及提高服务管理的水平等措施,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其社会融合[40]。最后,是社会适应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融入与教育、少数民族流动青少年预防犯罪和入学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学校适应、少数民族流动妇女的扫盲和就业、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权益维护等方面。杨倩建议通过提高儿童教育意识、拓宽家庭教育支持、增强学校教育关怀、加大社区教育宣传以及倡导国家教育助力等措施来解决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问题[41]。汤夺先等发现,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与心理的融入困境,民族社会工作通过“搭桥跨洞”形成社会关系网络良性互动,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促成社区、民族社团、少数民族精英结构性联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42]。(六)民族社会工作的社会政策首先,是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集中在教育本土化、多元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一是教育本土化方面。多数研究认为民族社会工作由于起步晚,其发展水平与本土化程度都比较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本土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性教育相对缺少以及本土理论发展滞后等问题。二是在多元化课程设置方面。在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中,多元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哈斯额尔敦从民族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出发对在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中纳入多元文化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43]。三是实践教学方面,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既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需要,还是顺应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朴美兰的研究指出当前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课程设计过于偏重理论、校外实践基地作用形同虚设以及缺乏健全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等困境,并基于此探寻优化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44]。其次,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黄力从需求本位出发,构建出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技术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科学、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构建“基础+特色”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强化社会工作实习实践环节,促进社会工作教学改革与创新[45]。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措施,包括加大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的专业认可度,加强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在民族地区孵化社会组织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使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价办法[46]。最后,是政府购买服务研究。荣增举以青海留守儿童服务示范项目为例,指出提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成效,应该设计适应需求的项目方案,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当调整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与基层社区的联动[47]。张海以喀什市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为例,指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是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获得各种形式职业承认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有助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多元治理格局的构建[48]。(七)民族社会工作的全球经验一方面,是关于国外经验的研究。姜艳论述了美国和加拿大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概况和经验,包括在国家层面制定政策支持教育的发展,重视少数民族社工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支持少数民族社工服务少数民族,设计多样化的民族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明确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49]。卢时秀等表示文化多元主义与反歧视反压迫是美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的主要取向,英国、新西兰、加拿大与欧洲等地倾向于使用反压迫实务取向取代反歧视实务取向,而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呈现巨大差异,在借鉴其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时需在本土实践中加以进一步研究与探讨[50]。古学斌从澄清民族、族群、种族和原住民的概念开始,介绍了西方种族/族群研究的理论视角,并着重论述了同化与融合、社会结构分析、多元文化论述、反压迫与反种族主义、赋权视角以及族群与发展等多元理论视角和实务介入方式[51]。另一方面,是关于中国港澳台地区经验的研究。何乃柱表示港澳地区的民族社会工作对象一般是针对移民群体,台湾地区则包括外来移民和原住民[52]。卢时秀等指出中国台湾地区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发展基本类似于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从“同化论”取向逐渐转向“多元文化主义”与“反压迫反歧视”取向,同时强调由于台湾地区的原住民政策与大陆的民族政策差异显著,对其相关研究成果的迁移与借鉴需谨慎对待[53]。(八)民族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首先,是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实践研究,在政府购买项目和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服务研究方面有独特的贡献。2007年上海市率先将社会工作引入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范例。何乃柱的研究指出购买社工机构服务、招募少数民族社工服务社区少数民族以及实现社工、社区和社团的互动等成功的上海经验值得推广,但要避免行政性干预过强等问题[54]。马小萍针对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参考和借鉴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介入该领域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55]。沈再新等以武汉市为例,从对法律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需求,讨论了该群体的法律心态与行为的特征及其成因,提出改善该群体法律心态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56]。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实践研究。刘继同分析了北京“牛街模式”的战略地位、实质与精髓,并从理论创新、政策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角度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的若干建议[57]。夏权威等选取哈尔滨市满族大学生作为分析样本,指出满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是同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身份地位、风俗习惯及心理体验等联系在一起的,并在完成其需求评估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来提升满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58]。再次,是华南地区的实践研究。普忠鸿基于深圳某区的实践,以社会工作嵌入城市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为依据,从不同阶段分析社会工作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嵌入和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嵌入性发展路径[59]。刘伟等的研究以广西某养老服务中心为典型,对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做典型调查,调查显示专业社工机构存在抗风险能力偏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凭借厘清各种关系、形成协作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分析实际环境和推进法制建设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60]。然后,是西南地区的实践研究,集中于项目实施现状分析、限制因素分析、发展路径探索等方面。丁海江等对重庆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有许多现实需求,但针对这些需求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又面临政府购买项目实践模式的服务效果欠缺、项目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缺乏专业民族社会工作者等困境[61]。刘芳等指出西藏在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民族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过多依赖政府、文化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培养了解藏区情况的专业民族社会工作者,挖掘并调动在地优势和立足藏区文化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社会工作在藏区的发展[62]。最后,是西北地区的实践研究,包括经验总结和模式探索等方面。刘江涛以西安回族社区为例,从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模式的角度总结其在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经验[63]。生杰卓玛在分析青海省社会工作发展概况之后,从多元文化视角、关注宗教伦理背景、定位政策助推者等方面提出青海省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64]。米热买买提·米吉提通过实地调研探讨新疆某市民族社会工作发展,指出获得政府和民族认可、多元文化主义为指导和消除民族敏感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民族社会工作具有政治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三个实践特征[65]。四、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反思通过回顾民族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寥寥无几到成果颇丰,从普通期刊到核心期刊,表现出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价值。同时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既有专业学者、MSW学生进行研究,也有众多的机构社工实务人员的参与。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从民族地区扩展到城市民族社区,涵盖了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青少年,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等研究群体。三是研究视角不断开阔。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除了常规的优势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女性主义和抗逆力视角等,也有从多元文化视角、跨文化视角、文化敏感性以及族群主义等视角进行研究。四是研究影响不断扩大。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的开展不仅拓展了社会工作研究领域,更推动了民族工作的开展,创新了民族工作方法。随着我国民族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局限和不足:首先,是研究内容质量不高。一是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方法、服务领域的界定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二是理论难以指导具体实践,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还未能给实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三是对境外经验的借鉴不足,关于西方民族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借鉴与探讨过少;四是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不足,部分文献不仅研究问题浅显,还存在“注水”现象,因而研究质量有待加强。其次,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一是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并未采取多种研究方式,多数研究仅是针对各自服务案例的总结和反思,研究方法呈现趋同态势;二是研究的方法使用在很多情况下还处于初级水平;三是经验性研究较多,行动研究较少;四是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再次,是研究体系尚不健全。一是研究总体上呈现出的是碎片化、表层化和简单化的研究成果,散点式研究突出;二是研究者对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以及民族社会工作相关实务较少做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三是缺乏对民族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研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四是研究者过于追逐社会热点,缺乏理性思考和理论沉淀。最后,是研究地域不够平衡。一是研究人员分布不平衡,从事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师生,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则较少关注;二是研究区域分布不平衡,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多,东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研究则较少;三是区域性研究突出,综合性研究不足;四是各地区政策不同,民族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模式相异。五、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趋势前瞻首先,要拓展多元研究范式,提高研究学术水平。未来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需要不断拓展研究范式,尝试从多元角度解释社会问题、思考解决措施和探索发展路径,在提高研究学术水平的同时,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实践发展,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一是要推动国际民族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引进与翻译工作,把握国际最新动态,借鉴境外先进方法;二是要总结我国民族研究历史经验,植根传统社会价值和民族优秀文化,凝练本土研究范式;三是要组织高水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研究者研究方法的精深,培育一流研究团队;四是要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繁荣民族社会工作学术阵地,引起学界重点关注。其次,要采取综合研究方法,加强研究的科学性。不同的社会研究方法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提供了多种思维方式,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社会研究方法,善用多元化思考方式,全面考察研究对象。一是要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加强研究者的理论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提升;二是要注重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避免 “坐而论道”,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三是要加强民族社会工作的行动研究,使社会工作者成为“研究型”的实践者,并在行动研究中添加“社会学想象力”;四是要注重民族社会工作跨学科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融入主流学术研究。再次,要提炼本土服务经验,构建特色理论体系。尽管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始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民族社会工作需要理论建构,也大胆借用各种理论来解释实践,但与大量的实务研究相比,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应当突出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实践的特殊性,强化民族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建构,以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引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将国际经验与中国本土服务经验相结合,重视中国特色专业助人价值观、助人标准和方法、助人实践中伦理困境和伦理抉择的建构。另一方面,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推进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最后,要响应时代发展主题,促进研究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民族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站在时代新起点,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也要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一是要加大研究投入,积聚研究力量,吸引更多的研究者、研究单位深入民族社会工作领域;二是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充实更新民族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创新中国特色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路径;三是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提供政策支持;四是要探索出符合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需要的制度设计,在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地位提升。参考文献:[1]张丽剑.社会工作者个人素质在民族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地位[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1).[2]张丽君.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3]任国英,焦开山.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J].民族研究,2012(4).[4]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5]岳天明,李林芳.民族村寨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借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6]张景怡.民族社会工作基本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7]常宝,亓·巴特尔.民族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83.[8][16]安民兵.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贫困与社会工作的赋权[J].贵州民族研究,2014(2).[9]翦延.小组工作介入散居维族青年民族认同困惑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6.[10]王佳宾.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适应能力提升研究[D].辽宁大学,2015.[11]黄怡涵.社会工作视角下少数民族妇女抗逆力提升研究[D].新疆大学,2017.[12]王群.蒙古族失子老年人的社会工作干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13]俞文舒.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14]李淑云.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扫盲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4.[15]荣增举.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探索[J].青海民族研究,2015(2).[17][42]汤夺先,任嘉威.民族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8][31]卢时秀,李吉,张微.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J].广西民族研究,2015(4).[19][39]汪冬冬,王华.转型时期民族融合与民族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0]钟福国,陈芳芳,李巾.探讨整合取向的民族社会工作[J].甘肃社会科学,2011(1).[21]王旭辉,柴玲,包智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J].民族研究,2012(4).[22]李林凤.论社会工作方法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2007(7).[23]郭瑞,刘华.探析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5).[24]陈宇鹏.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25]高岩,韩阳阳.浅谈民族社会工作在我国实现的途径[J].学理论,2012(29).[26]闫丽娟,王丽霞,何乃柱.城市民族社区场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 [J].贵州民族研究,2014(3).[27]焦若水.生活世界视角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28]陈燕,高满良.论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非正式约束与本土化实务体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5).[29][30]李林凤.民族社会工作初探[D].兰州大学,2013.[32]韩爱雪.朝鲜族留守青少年一般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D].中央民族大学,2013.[33]刘华.回族老人居家养老个案社会工作服务探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34]乔娇娇.社会工作助力回族农村妇女识字能力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2018.[35]王思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参与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6]严樨.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分析[J].社会工作,2013(1).[37]何乃柱.文化识盲与文化能力——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J].开发研究,2014(3).[38]何乃柱.民族敏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J].社会工作,2016(1).[40][55]马小萍.社会工作介入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问题研究 [D].新疆大学,2017.[41]杨倩.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实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8.[43]哈斯额尔敦.民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必要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44]朴美兰.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困境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1).[45]黄力.需求本位的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依据与模式 [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徐世栋.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3).[47]荣增举.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成效的探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4).[48]张海.承认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J].社会工作,2018(3).[49]姜艳.民族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4.[50][53]卢时秀,张微.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1]古学斌.西方种族/族群社会工作多元论述与实践[J].社会建设,2018(2).[52]何乃柱.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兰州大学,2013.[54]何乃柱.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探索[J].广西民族研究,2013(4).[56]沈再新,龙少林.农民工法律心态特征与社会工作干预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2013(6).[57]刘继同.北京“牛街模式”的社会建构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时代的来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58]夏权威,张敏.提升满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6).[59]普忠鸿.社会工作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嵌入性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1).[60]刘伟,赵秀琴.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实践研究[J].调研世界,2016(7).[61]丁海江,向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62]刘芳,张阳阳.民族社会工作介入“藏区”的必要性、问题和对策分析[J].社会工作,2014(2).[63]刘江涛.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西安少数民族社区工作经验分析[D].西北大学,2014.[64]生杰卓玛.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民族社会工作[J].民族论坛,2014(10).[65]米热买买提·米吉提.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文章来源:民族学刊 网址: http://mzxk.400nongye.com/lunwen/itemid-9340.shtml


上一篇: 环境史研究需要警惕民族学“经典进化论”负效
下一篇: 林业论文_注入高校活力 创新学刊发展——《园林》学刊与同济大学联合办刊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民族学刊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