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刊》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立维护民族团结之德,树促进民族团结之才 —

 
来源:民族学刊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浪潮中,尽管不同的学科面临的使命与挑战有别,但是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的核心支撑是一个基本共识。而如何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做到平衡发展,共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高的水平,是当下中国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与大学的持续性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国家提倡“以本为本”的战略背景下,民族学本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积累了相应的办学经验,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甚少对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反思。为更好实现专业发展,推动民族学专业建设的相互促进,本文拟以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开展的专业建设为中心,向同行介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将民族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期形成一定的讨论,共同推动中国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 一、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 民族学这一学科门类与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传入中国肇始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则要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在这一学科发展历程中,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属于较早的一批高校推进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学府。云南大学的民族学专业创建于20 世纪30 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张之毅、李有义、胡庆钧、田汝康等多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著名学者都曾在燕京大学-云南大学社会调查工作站工作。这一时期,上述各位学者在抗战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怀着一颗学术救国之心,冒着生命危险在云南各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产出了《乡土中国》《云南三村》《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等多部优秀作品,既彰显了学者的家国情怀,又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上著名的“魁阁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魁阁时代的学者已经分散到不同的研究机构,但是其留下的学术遗产与学科精神,得到了后人的传承。20 世纪50 年代,云南大学的优秀民族学者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族识别与民族社会调查工作中,为国家开展相应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建设新浪潮的到来,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1987 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内较早恢复人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并于20 世纪90 年代末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17 年,云南大学民族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云南大学民族学本科专业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历程亦充满了坎坷。由于多方面原因,云南大学人类学本科专业曾经于2006年停招3年。至2009年,在民族研究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恢复了民族学本科专业的招生,迄今已有10年。近10年来,为了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笔者以民族研究院院长身份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在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田野调查实习基地的建设、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逐渐推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走上正轨。 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响应教育部“以本为本”的战略部署,深刻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们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认为,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必须提升专业建设的思想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民族学本科专业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四个回归”,培养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适应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需要的一流人才。 以此专业定位为指导,在尊重全国高校教育改革浪潮大势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一是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重视将民族学的学科使命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学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二是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以本为本”,关键要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中心,实现教学相长。三是依托我院建于少数民族农村的14 个田野调查基地、影像人类学实验室、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民族学数据库及人类学博物馆,强化田野调查实习、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文化创意实践。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精准化、差异化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专长,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田野调查、民族志电影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四是基于综合大学办民族学的优势,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民族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为支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 应该说,上述的学科定位既是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人才培养层面的一个基本原则与核心办学方向。5 个不同层面的学科建设定位,构成具体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确保民族学人才培养不走急功近利的道路,更不重蹈一些办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 在明确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基础上,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力图将上述的思路纳入培养方案与具体教学科研实践的内容中,强调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教学理念与专业定位的落地。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专业思政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品德与为人处世上达到新的高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年人。顺应这一基本办学思路,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教学科研的同事,历来都注重将专业建设纳入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建设的整体性工作中,在推进专业素养习得的同时,亦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思政。其中,最具成效的一个方面,是争取国家资源,建立起了课程思政的全国性平台。2018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首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系全国唯一一个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教材基地”),亦为全国十一个教材基地之一。以此教材基地的建设为抓手,民族学专业进一步加快推进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和教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民族学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与此同时,将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以此基地为平台,建立起适合于不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既要体现国家在民族教育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原理,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养成与专业素养培训的教材,积极发挥教材基地的思想指引作用与教学资源聚合作用。 (二)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课程专业思政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素养,而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则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确保学生的潜能获得激发,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竞争力。故此,自2009 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一直在原有办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民族学本科教学的新模式,力图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导入教学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建成教育部首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学十二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一批慕课,建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一课累积选课人数已经突破60 000 人,服务了包括云南大学在内的全国300 余所高校,在实现了民族学学科知识的跨专业传播、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这一专业知识领域的认知的同时,也推动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理念上的提升,为更好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次,不断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一方面,扩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选择面,增加新的核心技能课程。近年来,我们通过开设小班制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小语种选修课,提供学生学习非母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语言机会,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主题沙龙、读书会、主题调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施展自身的知识才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核心路径。 再次,通过开设面向学生的学习工作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5 个左右不同主题或领域的工作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近年来,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合作举办“医学人文工作坊”“人类学理论前沿工作坊”“情感人类学工作坊”“西南边疆影像工作坊”等多个主题工作坊,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参与工作坊而扩大学习视野,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新的基础。 最后,还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育人。自2009 年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赋予导师全程指导思想品德、学习规划、文献阅读、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升学或就业等职责,切实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服务育人。在“导思想”“导学习”“导生活”的影响下,本科导师透过具体的学习指导与学业引导,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扩大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核心能力。 (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新文科”范式建设民族学专业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一直紧跟时代潮流,力图通过多种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建设一种具有“新文科”范式的新民族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将现代影像技术引进专业教学。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与实作相结合的《基础影像技术》《影视人类学》等多门课程及专题工作坊,通过手把手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基于深入田野调查的影像拍摄、影片剪辑与后期制作,并通过举办“影像人类学沙龙”,为学生展映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提升学生对民族志电影的认知,促使影像技术成为部分学生升学求职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外优秀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影像工作坊和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促使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将所学知识与国际同行交流分享,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二,将空间信息技术引入专业教学。通过建立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把有关少数民族/族群的统计数据、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研究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学习与操作,从而运用“民族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型数据库,开展相应的研究探索。此外,目前民族学信息数据库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经初步开展了调查信息数据的导入与研究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具有高度叠合能力的数据获取平台,为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与研究工具。 其三,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教学。通过购置3D 扫描、无人机等设备,依托人类学博物馆,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扫描世界遗产地及其他文化遗产之实物,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为构建全景式的数字博物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经由以上3方面的综合推进,部分学生已经借助学院搭建的专业学习平台,掌握了影像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图绘制与统计分析方法等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族学专业学生技术应用方面的短板。这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开辟出了新的可行路径。 三、以教学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职业素养高低是决定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民族学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并通过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多样、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教师行为准则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托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我们逐渐建立起由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第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核心课程课程组。每门核心课程都建立起由3 名左右教师组成的课程组,集体备课,开展教研。通过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组合,实现教学实践上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度交流,通过举办教学工作坊等教学研讨形式,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优势,我们按课程内容分期分批举办不同主题的教学工作坊和青年人类学论坛、青年人类学沙龙,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坊主讲教师,讲解与示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以此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精进与具体教学技能的提升。 第三,大力推行人才走出去战略,鼓励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近几年,学院共派出10名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鲁汶大学、清迈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并鼓励支持部分在职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此外,近年来还持续推进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技能,在课堂设计、课堂呈现与课后巩固等各个环节进行良性竞争,并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式,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比赛的积极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促进,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师在职业素养、核心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积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专业任课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好的良性互动,逐渐打造了一支专业背景多样的年轻师资队伍。 四、加强平台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根据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拥有优质的教学实践平台,并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专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 首先,注重发挥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基地的作用,全面深入推动教材育人。近年来,民族学本科教学的骨干教师通过加入由王文光和何明分别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两门国家马工程教材建设团队,持续提升了教材编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陆续组织开展民族学系列教材建设。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专任教师为核心团队的多个教材编写组正在集中精力撰写《民族学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专业核心教材,并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 其次,强化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的引导与约束作用。通过修订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方案,不断增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所占权重,将教学业绩考核放在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核心位置。凡教育教学年度考核不达标者,职称晋升一票否决,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津贴分配扣减50%以上。该方案有效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从主要投入于科研上转向科研与教学兼顾,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提升上。 再次,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一是课前准备。每门课程开课前一学期,开课教师向学院提交经过课程组讨论通过和系主任审核的教学方案,向院教学委员会“说课”;通过后,主讲教师提交教学大纲和讲义,并向院教学委员会“试讲”;试讲通过后纳入开课计划。二是过程督导。院教学督导团对专业课随堂检查,督导结果反馈给系主任和课程组。三是课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各门课程总结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给予奖励、整改、暂停等处理。 此外,我们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努力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力图重新反思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取向,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理论知识体系。通过以高质量研究引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方式,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围绕高品质教材建设,在推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也通过前述几种举措与监督机制并行,确保民族学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持续精进。 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在教学团队建设当中侧重“以研促教”的具体落实,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将新的知识创造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五、民族学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 近10年来,我国逐渐走向改革深水区,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分层日趋明显以及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需要直面新常态下复杂而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1]。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在就业路径、社会认知度和学科认可度等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作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实施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核心性环节方面必须首先考虑民族学基本理论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在学分制的制度框架下,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应用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与民族学相对应的行业尚未形成,导致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生涯与职业规划产生极大困惑,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适应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基本工作技能,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此外,由于民族学是一个体量甚小的学科,绝大多数的劳动力需求单位对民族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很难对民族学专业人才有较好认可。 除了就业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外,面对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民族学的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与话语建构必须能适用于解释民族问题的诸多面向,方能赋予专业教学更多自信。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形成基本的学科理念,习得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化。因此,基于民族学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并力图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 其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方案。2014 年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内容,增删一些课程和教学环节。大幅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理论和经验案例,利用本校民族学牵头与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7所高校建立的“中国边疆民族调查研究联盟”,组织学生共同到不同省区调查,以增进学生对多民族国家国情更完整的认识,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加强实践教学。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民族影像库的基础平台作用,并有意识的通过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等多门本硕连接课程,促进理论教学向实践的转化,鼓励学生依托学科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产业、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拓宽民族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农村的田野调查基地之实践功能,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并通过编写出版《田野调查手册》等教材,进一步规范田野调查与提高实训效果。 其三,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云南大学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有自身的区位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尽量做到扬长补短,在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强校际合作育人,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工作坊,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升学路径;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建立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类型企业的合作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其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国际化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依托大量优质的合作基础,我们将持续推进与泰国清迈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教学合作,通过合作举办主题鲜明的夏令营、暑期学校和写作工作坊,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区域性多语言能力,为学生更好走向国际奠定坚实基础。2019 年,通过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以中泰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泰民族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通过带领本科生前往泰国清迈进行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并在专业英文学术写作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既提升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了国际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工作方法及英文田野调查的写作规范,并最终在泰国集结出版学生调查报告集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2],这是国际合作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 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团队定期议事,不断识别、反思、完善培养质量的改进机制,重要问题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师大会讨论,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性创新机制,保障培养质量的持续完善与改进。 六、结语 从民族学本科专业办学的经验看,我们虽走过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及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相比,民族学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规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知识应用与专业自信力培养等方面仍需要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与国内顶尖民族院校民族学培养在理论前沿培养与理论素养训练等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一样坚信,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急速变革的今天,随着不同人类学文明类型的交往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民族学专业将积极拥抱世界发展潮流,不断从科研实践与教学传承中,传递“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互鉴理念,进一步夯实民族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地位,主动引领推进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的重构,重建民族学的学科、专业自信。 最后,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民族学专业既肩负着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问题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诸多方面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亦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重要战略方针制定的思想来源之一。民族学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但同时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整体视角看待国家、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学科理念,是我们坚守学科本位的根本动力来源。但与此同时,这也势必要求我们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愿同国内兄弟院校同仁一道,共同推进民族学专业建设向前发展。 [1]辛涛,黄宁. 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2]Chayan Vaddhanaphuri,He Ming eds. 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C]. Chiang Mai:Regional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CSD),2019. 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浪潮中,尽管不同的学科面临的使命与挑战有别,但是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的核心支撑是一个基本共识。而如何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做到平衡发展,共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高的水平,是当下中国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与大学的持续性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国家提倡“以本为本”的战略背景下,民族学本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积累了相应的办学经验,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甚少对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反思。为更好实现专业发展,推动民族学专业建设的相互促进,本文拟以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开展的专业建设为中心,向同行介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将民族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期形成一定的讨论,共同推动中国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一、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民族学这一学科门类与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传入中国肇始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则要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在这一学科发展历程中,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属于较早的一批高校推进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学府。云南大学的民族学专业创建于20 世纪30 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张之毅、李有义、胡庆钧、田汝康等多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著名学者都曾在燕京大学-云南大学社会调查工作站工作。这一时期,上述各位学者在抗战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怀着一颗学术救国之心,冒着生命危险在云南各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产出了《乡土中国》《云南三村》《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等多部优秀作品,既彰显了学者的家国情怀,又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上著名的“魁阁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魁阁时代的学者已经分散到不同的研究机构,但是其留下的学术遗产与学科精神,得到了后人的传承。20 世纪50 年代,云南大学的优秀民族学者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族识别与民族社会调查工作中,为国家开展相应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建设新浪潮的到来,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1987 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内较早恢复人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并于20 世纪90 年代末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17 年,云南大学民族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云南大学民族学本科专业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历程亦充满了坎坷。由于多方面原因,云南大学人类学本科专业曾经于2006年停招3年。至2009年,在民族研究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恢复了民族学本科专业的招生,迄今已有10年。近10年来,为了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笔者以民族研究院院长身份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在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田野调查实习基地的建设、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逐渐推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走上正轨。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响应教育部“以本为本”的战略部署,深刻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们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认为,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必须提升专业建设的思想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民族学本科专业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四个回归”,培养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适应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需要的一流人才。以此专业定位为指导,在尊重全国高校教育改革浪潮大势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一是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重视将民族学的学科使命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学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二是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以本为本”,关键要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中心,实现教学相长。三是依托我院建于少数民族农村的14 个田野调查基地、影像人类学实验室、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民族学数据库及人类学博物馆,强化田野调查实习、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文化创意实践。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精准化、差异化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专长,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田野调查、民族志电影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四是基于综合大学办民族学的优势,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民族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为支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应该说,上述的学科定位既是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人才培养层面的一个基本原则与核心办学方向。5 个不同层面的学科建设定位,构成具体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确保民族学人才培养不走急功近利的道路,更不重蹈一些办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二、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明确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基础上,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力图将上述的思路纳入培养方案与具体教学科研实践的内容中,强调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教学理念与专业定位的落地。(一)坚持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专业思政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品德与为人处世上达到新的高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年人。顺应这一基本办学思路,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教学科研的同事,历来都注重将专业建设纳入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建设的整体性工作中,在推进专业素养习得的同时,亦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思政。其中,最具成效的一个方面,是争取国家资源,建立起了课程思政的全国性平台。2018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首批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系全国唯一一个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教材基地”),亦为全国十一个教材基地之一。以此教材基地的建设为抓手,民族学专业进一步加快推进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和教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民族学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与此同时,将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以此基地为平台,建立起适合于不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既要体现国家在民族教育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原理,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养成与专业素养培训的教材,积极发挥教材基地的思想指引作用与教学资源聚合作用。(二)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如前所述,课程专业思政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素养,而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则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确保学生的潜能获得激发,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竞争力。故此,自2009 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一直在原有办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民族学本科教学的新模式,力图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导入教学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建成教育部首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学十二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一批慕课,建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一课累积选课人数已经突破60 000 人,服务了包括云南大学在内的全国300 余所高校,在实现了民族学学科知识的跨专业传播、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这一专业知识领域的认知的同时,也推动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理念上的提升,为更好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动力。其次,不断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一方面,扩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选择面,增加新的核心技能课程。近年来,我们通过开设小班制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小语种选修课,提供学生学习非母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语言机会,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主题沙龙、读书会、主题调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施展自身的知识才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核心路径。再次,通过开设面向学生的学习工作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5 个左右不同主题或领域的工作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近年来,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合作举办“医学人文工作坊”“人类学理论前沿工作坊”“情感人类学工作坊”“西南边疆影像工作坊”等多个主题工作坊,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参与工作坊而扩大学习视野,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新的基础。最后,还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育人。自2009 年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赋予导师全程指导思想品德、学习规划、文献阅读、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升学或就业等职责,切实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服务育人。在“导思想”“导学习”“导生活”的影响下,本科导师透过具体的学习指导与学业引导,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扩大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核心能力。(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新文科”范式建设民族学专业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一直紧跟时代潮流,力图通过多种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建设一种具有“新文科”范式的新民族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现代影像技术引进专业教学。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与实作相结合的《基础影像技术》《影视人类学》等多门课程及专题工作坊,通过手把手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基于深入田野调查的影像拍摄、影片剪辑与后期制作,并通过举办“影像人类学沙龙”,为学生展映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提升学生对民族志电影的认知,促使影像技术成为部分学生升学求职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外优秀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影像工作坊和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促使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将所学知识与国际同行交流分享,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其二,将空间信息技术引入专业教学。通过建立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把有关少数民族/族群的统计数据、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研究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学习与操作,从而运用“民族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型数据库,开展相应的研究探索。此外,目前民族学信息数据库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经初步开展了调查信息数据的导入与研究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具有高度叠合能力的数据获取平台,为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与研究工具。其三,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教学。通过购置3D 扫描、无人机等设备,依托人类学博物馆,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扫描世界遗产地及其他文化遗产之实物,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为构建全景式的数字博物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经由以上3方面的综合推进,部分学生已经借助学院搭建的专业学习平台,掌握了影像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图绘制与统计分析方法等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族学专业学生技术应用方面的短板。这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开辟出了新的可行路径。三、以教学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素养高低是决定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民族学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并通过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多样、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教师行为准则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托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我们逐渐建立起由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第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核心课程课程组。每门核心课程都建立起由3 名左右教师组成的课程组,集体备课,开展教研。通过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组合,实现教学实践上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度交流,通过举办教学工作坊等教学研讨形式,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优势,我们按课程内容分期分批举办不同主题的教学工作坊和青年人类学论坛、青年人类学沙龙,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坊主讲教师,讲解与示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以此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精进与具体教学技能的提升。第三,大力推行人才走出去战略,鼓励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近几年,学院共派出10名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鲁汶大学、清迈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并鼓励支持部分在职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此外,近年来还持续推进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技能,在课堂设计、课堂呈现与课后巩固等各个环节进行良性竞争,并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式,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比赛的积极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促进,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师在职业素养、核心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积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专业任课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好的良性互动,逐渐打造了一支专业背景多样的年轻师资队伍。四、加强平台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拥有优质的教学实践平台,并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专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首先,注重发挥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基地的作用,全面深入推动教材育人。近年来,民族学本科教学的骨干教师通过加入由王文光和何明分别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两门国家马工程教材建设团队,持续提升了教材编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陆续组织开展民族学系列教材建设。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专任教师为核心团队的多个教材编写组正在集中精力撰写《民族学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专业核心教材,并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其次,强化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的引导与约束作用。通过修订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方案,不断增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所占权重,将教学业绩考核放在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核心位置。凡教育教学年度考核不达标者,职称晋升一票否决,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津贴分配扣减50%以上。该方案有效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从主要投入于科研上转向科研与教学兼顾,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提升上。再次,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一是课前准备。每门课程开课前一学期,开课教师向学院提交经过课程组讨论通过和系主任审核的教学方案,向院教学委员会“说课”;通过后,主讲教师提交教学大纲和讲义,并向院教学委员会“试讲”;试讲通过后纳入开课计划。二是过程督导。院教学督导团对专业课随堂检查,督导结果反馈给系主任和课程组。三是课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各门课程总结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给予奖励、整改、暂停等处理。此外,我们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努力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力图重新反思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取向,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理论知识体系。通过以高质量研究引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方式,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围绕高品质教材建设,在推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也通过前述几种举措与监督机制并行,确保民族学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持续精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在教学团队建设当中侧重“以研促教”的具体落实,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将新的知识创造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五、民族学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近10年来,我国逐渐走向改革深水区,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分层日趋明显以及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需要直面新常态下复杂而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1]。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在就业路径、社会认知度和学科认可度等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作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实施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核心性环节方面必须首先考虑民族学基本理论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在学分制的制度框架下,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应用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与民族学相对应的行业尚未形成,导致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生涯与职业规划产生极大困惑,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适应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基本工作技能,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此外,由于民族学是一个体量甚小的学科,绝大多数的劳动力需求单位对民族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很难对民族学专业人才有较好认可。除了就业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外,面对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民族学的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与话语建构必须能适用于解释民族问题的诸多面向,方能赋予专业教学更多自信。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形成基本的学科理念,习得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化。因此,基于民族学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并力图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其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方案。2014 年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内容,增删一些课程和教学环节。大幅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理论和经验案例,利用本校民族学牵头与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7所高校建立的“中国边疆民族调查研究联盟”,组织学生共同到不同省区调查,以增进学生对多民族国家国情更完整的认识,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其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加强实践教学。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民族影像库的基础平台作用,并有意识的通过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等多门本硕连接课程,促进理论教学向实践的转化,鼓励学生依托学科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产业、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拓宽民族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农村的田野调查基地之实践功能,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并通过编写出版《田野调查手册》等教材,进一步规范田野调查与提高实训效果。其三,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云南大学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有自身的区位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尽量做到扬长补短,在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强校际合作育人,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工作坊,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升学路径;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建立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类型企业的合作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其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国际化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依托大量优质的合作基础,我们将持续推进与泰国清迈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教学合作,通过合作举办主题鲜明的夏令营、暑期学校和写作工作坊,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区域性多语言能力,为学生更好走向国际奠定坚实基础。2019 年,通过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以中泰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泰民族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通过带领本科生前往泰国清迈进行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并在专业英文学术写作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既提升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了国际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工作方法及英文田野调查的写作规范,并最终在泰国集结出版学生调查报告集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2],这是国际合作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团队定期议事,不断识别、反思、完善培养质量的改进机制,重要问题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师大会讨论,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性创新机制,保障培养质量的持续完善与改进。六、结语从民族学本科专业办学的经验看,我们虽走过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及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相比,民族学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规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知识应用与专业自信力培养等方面仍需要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与国内顶尖民族院校民族学培养在理论前沿培养与理论素养训练等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当然,我们也一样坚信,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急速变革的今天,随着不同人类学文明类型的交往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民族学专业将积极拥抱世界发展潮流,不断从科研实践与教学传承中,传递“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互鉴理念,进一步夯实民族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地位,主动引领推进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的重构,重建民族学的学科、专业自信。最后,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民族学专业既肩负着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问题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诸多方面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亦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重要战略方针制定的思想来源之一。民族学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但同时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整体视角看待国家、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学科理念,是我们坚守学科本位的根本动力来源。但与此同时,这也势必要求我们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愿同国内兄弟院校同仁一道,共同推进民族学专业建设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辛涛,黄宁. 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2]Chayan Vaddhanaphuri,He Ming eds. 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C]. Chiang Mai:Regional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CSD),2019.

文章来源:民族学刊 网址: http://mzxk.400nongye.com/lunwen/itemid-9344.shtml


上一篇: 摄影与摄魂:中央研究院成立初期民族志影像考
下一篇: 林业论文_注入高校活力 创新学刊发展——《园林》学刊与同济大学联合办刊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民族学刊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